环保整改不应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!
自5月5日起,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分别向辽宁、吉林、山西、陕西、安徽、山东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10省反馈“回头看”督察意见,至5月15日,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反馈工作全部完成。
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,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。开展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,是对各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再次会诊,也是对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落实情况的全面复检。“回头看”是工作手段,督促工作才是真正目的。对地方而言,重视“回头看”工作,说到底是要重视环境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保护。没有这个基本的出发点,就会把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当成“负担”,台上“表决心”振振有词,台下则动起环保问题整改的“歪心思”。
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对10省份的反馈结果已全部出炉,细看这10份“问题清单”,不难发现,问题仍然很多。有的地方整改工作推进缓慢,效率低下;有的甚至无动于衷,视环保督察如“空气”,对整改要求视若无睹;有的敷衍应付,一说整改就填埋,一要治污就撒药,一有问题就遮掩;有的地方还编造会议纪要、夸大整改效果、抄袭整改方案;还有的对污染企业、违规项目进行包庇,通风报信等等,问题不一而足。
照理说,被督察出问题的地方,本该端正态度,积极认领,扎实整改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,有的地方相关整改工作并不是像一开始那样“表决心”式的“高度重视”、“坚决整改”,而是千方百计的“动歪心”,“表面整改”、“假装整改”、“敷衍整改”,导致环保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真正解决,而是“越整改越差劲”,环境治理陷入了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怪圈。
环保整改推进到今天,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。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的利刃,刺破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诸多敷衍塞责的“落实假象”、“整改假象”。纵观这些问题,不难发现,之所以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,说到底不是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,而是缺少落实整改、加强环保的决心。缺少这个决心,一方面是跳不出“唯GDP”的思维定式,追求的是经济数字好看、项目贪大求全,看中的是“数据指标”,保得是自己的“乌纱帽”,因此,在环境整治上开“空头支票”的多,落实在行动上的少。另一方面,则是缺少敢抓敢管的责任担当,要么“新官不理旧账”,不愿做前任环保欠账的“接盘侠”;要么“不愿得罪人”,当得过且过的“太平官”。
干部不允许当“两面人”,整改不允许搞“两张皮”。解决环保整改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问题,一方面要强化问责问效。“动员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。”加强环保督察问责,是保障政令畅通、推动环保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手段。问责要精准,失责必追责。应当将严肃追责、精准问责贯彻到每一起环保案件中,将相应的问责机制适用到相关领导干部身上,形成常态化的监督问责机制。另一方面,应当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。环保好不好,关键看领导。应当把环境保护纳入对各地党政“一把手”的评价体系,将官员的“乌纱帽”与当地环保状况挂钩,把环境能否改善作为“一把手”任免的重要依据,从而不断端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。
做事关键要下定决心,做成事关键在一心一意。环境保护既是历史使命,也是现实责任,容不得丝毫懈怠,更不能敷衍而为。环保整改不应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。唯有真正下定决心,拿出实际行动,一心一意抓整改,齐心协力抓落实,才能尽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,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最美底色。
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,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。开展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,是对各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再次会诊,也是对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落实情况的全面复检。“回头看”是工作手段,督促工作才是真正目的。对地方而言,重视“回头看”工作,说到底是要重视环境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保护。没有这个基本的出发点,就会把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当成“负担”,台上“表决心”振振有词,台下则动起环保问题整改的“歪心思”。
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对10省份的反馈结果已全部出炉,细看这10份“问题清单”,不难发现,问题仍然很多。有的地方整改工作推进缓慢,效率低下;有的甚至无动于衷,视环保督察如“空气”,对整改要求视若无睹;有的敷衍应付,一说整改就填埋,一要治污就撒药,一有问题就遮掩;有的地方还编造会议纪要、夸大整改效果、抄袭整改方案;还有的对污染企业、违规项目进行包庇,通风报信等等,问题不一而足。
照理说,被督察出问题的地方,本该端正态度,积极认领,扎实整改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,有的地方相关整改工作并不是像一开始那样“表决心”式的“高度重视”、“坚决整改”,而是千方百计的“动歪心”,“表面整改”、“假装整改”、“敷衍整改”,导致环保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真正解决,而是“越整改越差劲”,环境治理陷入了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怪圈。
环保整改推进到今天,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。环保督察“回头看”的利刃,刺破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程中诸多敷衍塞责的“落实假象”、“整改假象”。纵观这些问题,不难发现,之所以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,说到底不是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,而是缺少落实整改、加强环保的决心。缺少这个决心,一方面是跳不出“唯GDP”的思维定式,追求的是经济数字好看、项目贪大求全,看中的是“数据指标”,保得是自己的“乌纱帽”,因此,在环境整治上开“空头支票”的多,落实在行动上的少。另一方面,则是缺少敢抓敢管的责任担当,要么“新官不理旧账”,不愿做前任环保欠账的“接盘侠”;要么“不愿得罪人”,当得过且过的“太平官”。
干部不允许当“两面人”,整改不允许搞“两张皮”。解决环保整改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问题,一方面要强化问责问效。“动员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。”加强环保督察问责,是保障政令畅通、推动环保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手段。问责要精准,失责必追责。应当将严肃追责、精准问责贯彻到每一起环保案件中,将相应的问责机制适用到相关领导干部身上,形成常态化的监督问责机制。另一方面,应当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。环保好不好,关键看领导。应当把环境保护纳入对各地党政“一把手”的评价体系,将官员的“乌纱帽”与当地环保状况挂钩,把环境能否改善作为“一把手”任免的重要依据,从而不断端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。
做事关键要下定决心,做成事关键在一心一意。环境保护既是历史使命,也是现实责任,容不得丝毫懈怠,更不能敷衍而为。环保整改不应台上“表决心”、台下“动歪心”。唯有真正下定决心,拿出实际行动,一心一意抓整改,齐心协力抓落实,才能尽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,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最美底色。